凤凰观察|从高质量发展大会,看佛山谋划民企发展的6大主张
佛山
佛山 > 政务 > 正文

凤凰观察|从高质量发展大会,看佛山谋划民企发展的6大主张

“佛山佛山,金山银山;佛山佛山,民企靠山;佛山佛山,投资回报翻几番”,这是佛山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朗华集团董事长张春华对佛山的盛赞。

2月18日,新年开工第一天,上午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结束后,下午佛山市123个项目集中开工,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打响2024年实干第一枪。

佛山做了什么,让民营企业家给出了如此高的评价?在佛山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民企承担着怎样的角色?政府将如何谋划、赋能民企发展?

以民营企业为佛山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

在这场大会里,年过八旬的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罕见露面,登台为2023年佛山市科技领军企业100强代表授牌。

何享健在民营企业家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2012年卸任美的集团董事长后,他已鲜少露面。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此次他的登台,意味着佛山再次强化了民营企业的地位,民营企业是佛山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支撑,佛山市将继续助力谋划民企发展。

佛山是一座藏富于民的城市。民营经济是佛山经济的重中之重,民企是佛山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经济社会发展、就业、财政税收、科技创新等具有重要作用。

佛山民企实力强劲。佛山有超千亿企业2家,超百亿企业30家。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里。美的集团、美的置业、宏旺控股、兴海铜铝、联塑科技、格兰仕、正圣金属7家佛山企业进入榜单。

佛山的民营企业占市场主体的90%以上,佛山的高质量发展征程上,民营企业是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

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培育科技创新企业

会上,佛山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薛立伟代表部门进行表态发言。薛立伟称,佛山将在应用型科技领域奋勇争先,特别是在高端装备、新型储能、工业机器人、新材料等领域,坚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产业发展具体要靠企业来完成。佛山将加快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2024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争取达到1.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500家;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60%。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物力财力。佛山将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以“业主制”加快实施“璀璨行动”,吸引不少于100亿社会资本参与,年内引进15家显示领域高端装备企业。

佛山将全力推动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蓝橙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产出更多引领性成果,布局提升5大中试平台和10大成果转化平台,及120家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加速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集群;将充分发挥市委市政府《科技赋能制造业当家三年行动方案》政策效能,坚持“一月三问”,坚持“三送”(送政策、送科技、送应用场景)进企业进基层,推动产学研用融通发展,高起点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以“专精特新”领航民企转型升级方向

大会现场,围绕企业进行了两项颁奖:为 2023 年佛山市科技领军企业100强代表授牌;颁发 2023 年佛山市政府质量奖。

梳理这些获奖的企业,不难发现,这些企业有不少所处的行业为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生物与新医药等高新行业。这也为佛山民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佛山市委书记郑轲多次表示,佛山制造业当家的下一个目标,是用7年时间,到2030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由现在的3万亿元跃升至4万亿元。他特地强调,这样的跃升绝不是简单“3+1=4的增量,而是要“变”,在变中求进,在变中突破。

佛山工业起步早,但新兴产业起步比较晚。因此,佛山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转型升级,防范掉进“老工业基地”陷阱。

郑轲表示,佛山在转型升级中尝到了甜头,提高了传统制造业的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这项工作还要加大力度,坚持“五改”联动,促进传统产业浴火涅槃、蝶变升级。

以创新赢得产品市场份额

创新总是以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力量,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打造一个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佛山,就是乘着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春风,击鼓催征,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

郑轲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不是一个方面、一个环节、一个领域的创新,而是包含观念、科技、产业、产品、体制、模式、管理等全方位的创新。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科技创新,对重构创新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改变产业形态、孕育新增长点,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发动机作用。

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是大势所趋、唯一选择,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主战略,对每个城市都是一次竞争性、机遇性、重塑性变革。

佛山工业化起步早,传统产业占比高,老旧工业园区多,工业不连片不成带问题突出,研发投入强度不够,这些问题不解决,很容易导致产业老态龙钟。

对此,佛山将组建骨干企业牵头、科研院所支撑、各类创新主体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郑轲表示,佛山制造的产品大多要进千家万户,要满足大众化市场需求,而且进厨房、看电视、搞卫生的基本是老人,产品必须操作简易、质好耐用、价格便宜,绝不能把“高质量”等同“高大上”,把“高端化”定为“高价钱”,把“高性能”搞成“高难度”。从这点来说,在佛山搞产业科技创新,需要对准“千家万户”“大众化市场”的特点来用力,用高端技术、先进装备、绿色工艺、创意设计赋能大众化产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做强品牌效应,以价廉物美稳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

佛山有着众多大大小小的科研平台,包括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蓝橙实验室、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广东中科半导体微纳制造研究院等。这些科研平台为佛山的科技创新发展注入动力。

然而,科技领先的本质终究是产品领先,科学研究的成果最终要转化成产品。这就需要政企学研协同攻关,确立以产业需求、成果转化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良好的成果转化生态。

如何转化?对此,郑轲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是要创新成果转化制度机制,探索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技术交易平台,解决成果交易流通与市场化定价问题,完善技术转移机构服务功能,推动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紧密互动,调动科技人员转化成果积极性;二是要完善成果转化支持方式,加大政策、服务、金融等创新力度,降低企业在成果转化中失败的风险,培育具有佛山特色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加快聚集人才、技术、资本以及科技服务等创新资源;三是要丰富成果转化平台载体,着力发展中试产业,打造一批连接科研与产业、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中试平台,强化平台建设、设备购进、服务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扶持,建设开放式中试基地,提供概念验证、样品打磨、中小试制程等一站式服务,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努力把佛山打造成为小试中试的天堂;四是要服务成果转化生产制造,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柔性、通用生产线,为创新型、初创期企业提供生产环节服务,让中小微企业不用建厂房、不用买设备,也能够把创意变成产品,实现创新创业的梦想。

以人才聚集高新产业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佛山作为全国“四大名镇”、天下“四大聚”之一,历来就是人才辈出的地方,能工巧匠云集。近代民族工业重要创始人陈启沅、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詹天佑,在科技和工程界声名远播。佛山历史上的人才兴盛,正是重视科教、礼敬人才的底蕴所在,这种风气一直传承到现在。

佛山工业起步早,工业体系完善,拥有“以产业聚人才”的优势。如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任何优势产业、领跑技术随时都可能被赶超、被淘汰。因此,郑轲强调,要强化“以产业聚人才”的优势,更要补上“以人才聚产业”这个短板,打通科技体系与产业体系的人才交流通道,构建有利于人才在两套体系之间自由流通的体制机制,充分释放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佛山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突出自身在大湾区中承东启西的区位特点、制造业基础雄厚的产业优势。同时,佛山也在积极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把人才招聘、薪酬分配、人员调配等权限,下放给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大力培育引进“十类人才”,建设一支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郑轲表示,佛山要视人才为珍宝,以最大诚意、最大努力,切实把人才的事办好、让人才的事好办,倾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

佛山是金山银山、民企靠山。深圳市朗华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华对佛山的赞美,正式基于佛山对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谋划。

也正如他所言,佛山给民营企业提供了一片沃土。佛山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更是以民营企业为支撑,积极谋划民企发展。在百年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佛山带领民营企业,始终做到在变局面前稳住心神、增强信心,保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眼光和胆略,永做奋斗者、创业者。

撰文:严远丹 郑翠婷

凤凰观察|从高质量发展大会,看佛山谋划民企发展的6大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