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夺命杀手”脑卒中,这些“雷区”请避开→
佛山
佛山 > 医疗 > 正文

关于“夺命杀手”脑卒中,这些“雷区”请避开→

脑卒中(俗称“中风”)

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具备发病率高、致残率高、

死亡率高、复发率高、

和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

已成为世界人口的第二大死因!

预防脑卒中需要注意哪些健康误区呢,来看下面的科普漫画吧!

误区一:过分迷信可“软化血管”的保健品

很多人相信采用保健品降血脂非常有效,因此大量服用预防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其实保健品的作用并不明确,而中药作为治疗高脂血症辅助用药的确也具有一定疗效,但目前仍然缺乏明确的临床研究依据。因此,保健品或中药是无法取代西医药物治疗的, 保健品不是药物,不具备治疗作用,不要过分迷信保健品的作用,营养均衡更重要。

误区二:定期输液稀释血液,就能预防脑卒中

很多老年人中广泛流传着“定期输液可以预防卒中”的说法,这个观念危害很大。静脉输液治疗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后的一种给药方式,过度不合理的输液不仅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还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预防脑血栓是一场持久战,而定期输液只是突击行为。目前为止还没有脑梗死的“预防针”,找准自身可控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进行适当干预,才能收获最佳的预防效果。

误区三:脑卒中是老年人的病

在我国,脑卒中是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成年人残疾的首位病因。数据显示,近年来,由于饮食、生活习惯、不良嗜好等原因,脑血管病呈现逐渐年轻化趋势,许多40岁左右甚至20-30岁的中青年人,也开始罹患脑血管病。另外,一些特殊的疾病,如烟雾病,颈动脉夹层等,也可以导致青少年出现脑梗死或脑出血。所以即便是年轻人,也必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发现健康出现问题及时就医。

误区四:脑卒中症状缓解了,就可以不用吃药了。

有脑卒患者因为腿脚能动了就可以停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实际上中风后即使肢体康复了,血管也不一定完全好转,堵塞情况仍可能存在,还是需要遵医嘱坚持服药。而中风的复发率很高,一般情况下,复发的患者在症状上通常都会比前一次更加严重。相对于未复发患者,卒中复发使致残率或死亡风险增加。

误区五:血压高了,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有些人认为血压高了,降压应该越快越好,越低越好。其实不然,一般来讲,降压治疗要掌握缓慢平稳的原则,数周达到目标值即可。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易发生缺血性事件,甚至有可能并发脑梗死等严重后果,尤其是老年人。有些慢性高血压患者的脑组织已经适应了偏高的血压水平,若血压过快地降低到正常水平,反而会促进脑缺血,导致脑梗死的发生,降压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误区六:有症状不去医院,挺一挺可能就好了

脑血管病发作时会出现各种症状,如手脚无力、口眼歪斜、说话含糊不清等。且由于在发病初期症状较轻,患者常常不愿意就诊,觉得挺一挺可能就会好了。殊不知,脑血管病的进展瞬息万变,等到感觉症状严重了再来医院,可能为时已晚。尤其是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最佳治疗时期为发病后的6小时,而且越早越好!错过这段时间,治疗效果不理想。

误区七:脑血管病应该多用口服药,康复治疗不重要

很多脑卒中患者认为依靠药物治疗才是最重要,而且应该在床上卧床静养,减少活动。其实,长期卧床静养不利于偏瘫肢体恢复,甚至会出现偏瘫肢体肌肉萎缩以及关节僵硬的现象,正确的做法是一旦病情稳定,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开展康复锻炼。

误区八:有些运动是预防卒中的灵丹妙药

有人偏信防病的绝招,每天做某些特殊运动或动作,如认为甩头、撞树或者用犀牛角梳子梳头等,就可以预防脑血管病。事实上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卒中,但是一定要科学运动,适量开展。至于犀牛梳子梳头预防脑血管病,是无稽之谈。

以下哪些生活措施可以预防脑卒中?

A、均衡的饮食

B、多喝醋软化血管

C、适度增强体育锻炼,避免久坐

D、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答案:ACD

血管斑块并非像骨头一样钙化,而是血液中的脂质沉积在管壁上的斑块。人喝进去的醋首先进入的是消化道,被分解吸收后才进入血液,而人体的血液又有很强大的酸碱中和能力,不会因为喝一碗醋而改变人体血液本身的酸碱度。另外,如果直接大量地喝醋,也会损伤食道和胃黏膜。所以想靠喝醋“软化”血管是错误的。

凤凰网广东佛山频道:郭颖桃

通讯员: 桂城社卫中心 吴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