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②|解民忧:“呼声”处赢“掌声”
佛山
佛山 > 要闻 > 正文

出“征”②|解民忧:“呼声”处赢“掌声”

【编者按】6月24日,佛山市南海金智投资有限公司以总价30.66亿元,成功摘下大沥镇黄岐东秀成片征收回迁项目地块。这块“巨无霸”地块成功摘牌背后,承载着国家发展交通大计和民生幸福。

广湛高铁及广州站至广州南站联络线是广东省的重要交通动脉,将在这里蜿蜒而过,然“钢铁长龙”要想在佛山南海大地上的盘踞贯通并非一件易事,需要一场场设身处地的征拆谈判,一次次夜以继日的奋战。在此背景下,凤凰网广东推出《出“征”》系列报道,全方位挖掘广湛高铁和广州站至广州南站联络线铁路工程黄岐东秀段成片征收回迁项目(下称“黄岐东秀段成片征收回迁项目”),在推进过程中的感人故事,探寻“高速征拆”背后的创新方法论,揭开“钢铁长龙”建设背后鲜为人知的征拆“酸甜苦辣”。

夏日蝉鸣,微风习习,白兰花悄然绽放。

大沥镇东秀社区的长者临时安置房里,丝毫感受不到拆迁的紧张与焦躁。老人们拿着椅子在楼道口,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拉着家常,谈论着自家孩子们的工作生活。远处,拆迁现场的挖机正在施工作业,不时传来一阵“轰隆”声。

这个临时“养老院”是南海区、大沥镇、东秀社区三级联动,为新时代农村征拆困局探寻的一条出路,也是在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当房子被推翻的时候,那些已经年老却租房频频被拒的老人,又去哪里住,提供的另一种安置选择。

“有钱也难租到房”

老人临时安置陷入重重困境

如果你坐着高铁快抵达广州时,向窗外望去,就能看到东秀、黄岐这些镶嵌在佛山、广州之间的村镇。

大沥镇东秀、黄岐社区位于“轨道上的大湾区”的核心枢纽位置,这里的村民对于征拆并不陌生,很多人家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拆迁了。

武广高速铁路、贵广高速铁路、珠江大桥放射线等国家、省市重点交通线路 ,都在这里进行过多轮征地。为了城市发展、国家交通发展,村民们一次又一次舍小家、顾大家。

图为: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带队推进征拆工作,倾听征拆户诉求

图为: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带队推进征拆工作,倾听征拆户诉求

南海区提出通过成片征收、重构空间、腾挪建设、原地回迁的方式,征收用地。创新的方案一经提出,受到村民的广泛认可。仅仅用9天时间,就实现黄岐东秀段成片征收回迁项目征地表决99.4%通过。

然而,征地表决后,矛盾逐渐显现出来。黄岐东秀段成片征收回迁项目签约工作进入扫尾阶段,不少村民已经开始搬家,为腾房做好准备。眼看老房子就要拆了,一些老人却面临无房可住的局面,久久不能腾出房屋。

今年83岁的群英奶奶有着49年的党龄,她是此次黄岐东秀段成片征收回迁项目率先签字的老人之一。租房的问题让她和一众老姐妹急得团团转,不该如何是好。“上午房东答应了租房,下午又打电话推辞,就是害怕我们在房子里出事。”群英奶奶无奈的说道,大多数房东一听说是上了年纪的人要租房,基本上是不肯租的。

“老人碰上征拆,最大的难处就是过渡。”大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林耀生介绍,此次征拆项目涉及多位高龄老人的安置问题。有的因为上了年纪、身体多病被房东拒绝,有的则因腿脚不便无法入住没电梯的楼房。

吃不下睡不着,这件事一直梗阻在老人心里,也梗阻在拆迁户和政府之间。有些村民因为老人安置的问题,迟迟不愿签字,严重影响征拆进度。“只要我们上门谈征拆,就赶我们出去,根本不愿意交谈。”

在东秀社区党委书记罗赐安看来,一个老人连着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能把老人的居住问题解决好,大部分征拆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敢为精神探新路

区、镇、社区三级联动筹建安置房

图为:南海区委常委、大沥镇党委书记岑灼雄到临时安置房里询问老人生活需求

图为:南海区委常委、大沥镇党委书记岑灼雄到临时安置房里询问老人生活需求

“敢为”是南海区全体征拆工作者频频听到的一个词语,在他们看来,“敢为”是担当的胸怀体现,是解决征拆难题,攻下工作中的一座座山头,敢闯敢拼的决心。

建设老人临时安置房最初是罗赐安向南海区、大沥镇的领导提出的需求。“不知道能不能成,之前也没有这种先例。”罗赐安仍然记得在征拆工作会议上袒露想法时的忐忑心情。令罗赐安没想到的是,听完他的建议后,区镇领导随即就一致点头同意,十分支持这个想法。

要在黄岐社区或东秀社区拿出一块地建设长者临时安置房并非易事。为了避免劳民伤财,征拆工作人员进行了摸底走访,“打探”老人们的真实意愿。位置选址既不能离原来的旧屋太远,交通又要方便,环境要足够宽敞明亮,周边的生活配套要齐全。“得知要找位置搭建长者临时安置房,有些老人也会跟着我们四处物色,发现环境太差,就直接在现场把我们骂一顿,其实那时候只是物色并没有确定。”罗赐安哭笑不得的说道。

征拆工作人员走街串巷,四处物色地点,把社区里闲置的厂房全部“踩点”。经过反复比对,科学论证,终于确定在距离南海区大沥镇东秀社区居委会100米左右的一处厂房里,搭建长者临时安置房,安置房占地约2225平方米,其中一半为建筑面积,其余一半则留作老人们活动的空地。

2024年1月,南海区、大沥镇、东秀社区三级联动,启动筹建长者临时安置房。因工期要求紧,安置房建设24小时不间断施工,征拆、住建、应急、消防等部门联动协同解决出现的问题,严格把控安置房的雨污分流改造、房间搭建、水电安装、光纤入户、家电进场等各个环节,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安置房特意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厕所、楼梯、走廊都加装了固定扶手。安置房选用轻质防火隔音板做隔墙,院内设有监控、消防喷淋系统等。

长者临时安置房共建有35个套间,分为28平方米和20平方米两个房型,每个房间都配备了独立卫生间、空调和热水器,“临时安置房区域设有24小时安保和专门的保洁岗位,让他们住得开心。”东秀社区亨漖村社委梁爱贞介绍道。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长者临时安置房就已搭建完成。3月13日,社区与家属特地摆了10桌的进伙酒。在欢声笑语与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像群英奶奶这样无房可租的老人们,带着对未来新屋的的憧憬,住进了这个临时的“养老院”。

安置房的建成,也让不少迟迟不愿签字的征拆户消除了抵触情绪。“解决了老人们的后顾之忧,也让她们看到政府的诚心、信心。”林耀生说,长者临时安置房的建成,让整个项目的征拆速度按倍增长。

为民解忧谋幸福

家门口的临时“养老院”

图为:区、镇、社区三级联动筹建的老人临时安置房

图为:区、镇、社区三级联动筹建的老人临时安置房

中国人的传统是落叶归根,人们常说,穷家难舍,热土难离。正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对于老人来说,故乡二字就意味着安心,不舍的是亲手建起的房屋,难离的是熟悉的环境和相处大半辈子的街坊。

陈洁芳老人是搬入临时安置房的其中一员,之前她和儿子一家在外租房,平时都要爬楼梯上下,很不方便。“搬到这里好啊,很高兴啊”陈奶奶说,早在约定好的乔迁日前一晚,她就早早将行李物品搬到了抽签选中的房间。

“在这里‘猴嗨森’,能跟老姐妹们一起唠嗑。”今年83岁的群英奶奶腿脚不方便,工作人员特地将她的房间安排在安置房最前头,方便她活动。自从住进临时安置房后,她真正过上了“无所事事”的生活。看电视、聊天、约饭……提及这里的生活,性格开朗的群英奶奶开心不已,说到高兴处,更是开怀大笑。

搬离旧屋,虽然不舍,但庆幸的是,总爱聚在一起唠嗑的老姐妹们,又重新住在一起了。

搬到长者临时安置房后,群英奶奶曾偷偷回了一次拆迁的旧屋子。“看一次就够了,也不愿再回去多看了,还是有点伤感不舍的。”在这里群英奶奶撞见同样念旧的老邻居们。不同的是,今年73岁的李奶奶隔三差五路过拆迁空地前,总会念叨“快快建好”。因为,那时候孙子就愿意回来跟她一起住了,再也不抱怨村里的环境不好了。

黄岐东秀段成片征收回迁项目带给村民的是更好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是生活质的蝶变。对于未来,村民们有着清醒和实实在在的期待。

凤凰网广东佛山频道:李佳佳

通讯员:刘桂仪、钟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