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凝聚力量的精神纽带,更直接关系民生福祉,群众高品质生活离不开文化幸福感。三水持续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巩固提升工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建设高质量文化导向型名城,公共文化服务明显提质增效。
三水区文化馆、三水区图书馆均为国家一级馆。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遍地开花
三馆均达“国家级”
近年来,三水文化服务设施建设遍地开花。目前共有区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各1间,其中文化馆、图书馆为国家一级馆,博物馆为国家三级馆;7个镇街文体旅游服务中心达到省特级文化站建设标准;68间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白坭镇富景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获评佛山市特级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三水区文化馆、三水区图书馆均为国家一级馆。
全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3.6万平方米,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室内面积1540平方米,远超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2023年度)指出的“珠三角地区每万人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380平方米”。
文化活动创新有流量
年均开展活动超4千场
三水积极整合文化活动资源,制定《三水区公共文体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形成了“园区七点半”“市民美育课堂”等文化品牌。创新策划多项文化品牌活动,将文化活动送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一线。其中,佛山“西甲”足球联赛开闭幕式和主题之夜表演,全方位展现佛山传统文化,积极联络了火龙、英歌舞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发展与贵州以及港澳等地多元文化交流,助力佛山“西甲”成为草根足球新晋顶流。据统计,三水年均开展活动4276场次,惠及群众380万人次。
同时三水也“阅”来越有人气和流量。区图书馆年接待读者45万人次,年文献流通量57万册次,通借通还藏书146.6万册,人均1.66册。2023年三水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注册粉丝比例排五区第一,三水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注册粉丝数占全区人口的6%。三水区读者办证比例排五区第一,占全区人口的16.64%。
7月12日佛山“西甲”开幕式现场人山人海。
8月2日佛山“西甲”镇远之夜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歌手前来表演。
文艺精品多领域涌现
“红头巾”IP佳作成绩亮眼
近年来,三水大力培育文艺领军人才及文艺作品,出自粤曲、舞蹈、小品、舞台剧、诗歌、散文、绘画、陶艺等领域的众多三水文艺精品在全省乃至全国斩获优异成绩。
尤其围绕“红头巾”文化IP创作的艺术作品更是佳作频出,收获颇丰:与广东省粤剧院合作打造大型粤剧《三水女儿·红头巾》,荣获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中最高荣誉“广东省艺术节剧目大奖”等荣誉;三水区文化馆创作的女子群舞《远去的红头巾》获得广东省第五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舞蹈类金奖;本土作家蔡玉燕创作的小说《南洋红头巾》入选“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重点出版物”等等。
撬动社会力量参与
合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
三水积极探索公共文化队伍建设模式,以更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在区文化馆成立馆办文艺团体的基础上,联合区文联下属各文艺家协会、文化艺术培训机构、社会各类文艺团体及艺术人才,组建了一支由62家机构及300多人构成的“三水文艺轻骑兵”文艺志愿服务队,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文化艺术公益培训、文化服务场馆共享、公益演出活动等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各个环节。
2024年“品味佛山·艺术惠民”文艺演出下基层活动暨“双馆齐下·文化到家”三水区文化服务下基层系列活动。
其中“三水文艺轻骑兵”面向全社会免费开展的文化艺术公益培训,内容涵盖声乐、器乐、美术、书法、瑜伽、魔术、围棋等多个文化艺术门类,累计公益授课超2000个班次、近5000课时,受惠群众超33万人次,辐射服务相关家庭成员100余万人次。
凤凰网广东佛山频道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江楚莹 通讯员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