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二十多名多学科专家走进四会市地豆镇,开展“大美地豆,健康优先”系列活动。
“健康管理新模式”走进寻常百姓家
当天上午,地豆镇水车村正式挂上了“大美地豆 健康优先 健康促进实践基地”的牌匾。基地由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和地豆镇三方共同建设运营。旨在将权威的医疗健康信息带进乡村,提升当地基层干部、老百姓的健康素养。
揭牌仪式
“三二一,出发!”揭牌仪式后,为了传递健康生活的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二十余名医护人员携手地豆镇代表,在风景秀丽的水车村共同开展绕村健步行活动,以身践行“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健步行活动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郑卫平表示,“我院在帮扶工作过程中,一直在探寻更符合乡村民情的创新模式。今天依托水车村的秀丽风景策划了“健康行”活动,希望带动基层干部、百姓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这其实是一种健康管理的新模式。”挂牌后,佛山市一医院也将委托医院健康教育办公室,定期开展健康管理活动。
作为上级医疗机构,佛山市一医院将会把这项工作长期化、定制化进行下去。计划在高明、三水等地寻址,在更多的乡村落地“健康促进实践基地”,帮助基层老百姓提升健康素养。
此次活动也得到了广东省健康促进协会的大力支持。广东省健康科普联盟主席、省健康科普促进会会长余新炳表示,健康素养在疾病预防、慢性病管理以及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未来,促进会不仅要推动健康科学知识普及到基层,也要进一步推动临床医师的诊疗技术普及到基层。”
留下“带不走”的医疗尖兵
“患者60岁,因咳嗽多天到我院就诊……”在地豆镇中心卫生院会议室,医护人员正通过互联网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医院院长冯卫能、神经外科主任崔连旭等专家远程连线,为当地一名肺癌患者会诊;另一边,在卫生院诊疗区,佛山市一医院20多位专家正为当地居民开展义诊活动并免费赠药,现场近200多名群众慕名前来就诊。
远程会诊
义诊现场
当天,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四会市地豆镇中心卫生院签订合作协议与远程会诊协议,双方将在医疗技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包括帮扶支持卫生院在急诊科、口腔科、中医科的建设,免费接收卫生院妇产科、麻醉科及助产等专业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以及提供远程会诊和相关技能培训等。多措并举,打造“带不走”的医疗尖兵,实实在在惠及基层百姓。
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据地豆镇中心卫生院介绍,该院的患者群体中,老年人占比接近9成,这使得卫生院在慢病管理、急救技术等方面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且亟待加强。在双方的交流座谈会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多位专家,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对卫生院的医疗技术、五大中心和人才队伍等方面进行了精准“把脉”,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改进建议。
交流座谈
郑卫平副书记表示,签署合作协议,是为了充分发挥我院医疗帮扶的核心作用,通过指导基层医护人员,帮助卫生院提高自身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将我院高水平医疗专家资源下沉到基层乡村,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供稿: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宣传科
编辑:郭丽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