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建言录|人大代表张金凤:利用AI技术和互联网+扩大医养结合覆盖面
佛山
佛山 > 要闻 > 正文
站内

两会建言录|人大代表张金凤:利用AI技术和互联网+扩大医养结合覆盖面

编者按:2月19日起,佛山正式进入“两会时间”。会议期间,凤凰网广东佛山对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采访,听取他们对佛山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广泛集中民智,合力向着“再造一个新佛山”的目标砥砺奋进。

2月20日至21日,佛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佛山市人大代表、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主任张金凤提出了《关于加强居家养老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她指出,可利用AI技术和互联网+,通过智慧化上门医护服务平台,将医疗机构服务延伸至居家服务,扩大医养结合覆盖面。

随着人口老龄化特征愈发明显,养老服务行业发展迅猛。然而,居家养老模式下社区医疗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在此背景下,顺德医改的“健共体”创新服务模式已率先作出示范,为群众提供了更坚实的医疗保障。张金凤指出,该模式通过将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养老机构以及家庭紧密结合,形成了长期的照顾服务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

此外,她建议基层公立卫生机构可从疾病诊治向健康管理、康复护理方向转变;同时引入社会力量,建设私立养老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养,通过人社部门、教育部门及学校制定培训计划,设置相关专业,将闲置医疗资源通过转岗培训用于老年服务,扩大家庭医生和全科医生服务队伍。

在政策和投入方面,张金凤认为可整合优化社区和乡镇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及养老机构,在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卫生机构,并纳入医保,落实税收优惠和补助补贴政策。

在人工智能盛行的当下,信息化技术可助力居家养老模式建设。张金凤表示:“AI健康监测设备肯定会是破局工具。”例如,智能手环、手表、床垫、马桶等可及时采集老人生命体征信息,动态血糖监测等可在几秒内完成结果分析。利用AI技术和互联网+,通过智慧化上门医护服务平台,将医疗机构服务延伸至居家服务,扩大医养结合覆盖面。比如,医院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可通过电话或预约上门服务,为老人提供慢病管理相关服务。社区服务中心或养老机构可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通过医疗管家或专人负责,制定体检、随诊方案。

可见,AI技术的发展为银发经济提供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为了探索更丰富的银发经济模式,张金凤认为佛山还可从智慧养老产品研发模式入手,同时利用佛山人工智能和安防产业优势,推出防止老人跌倒、火灾、燃气等安防设备,并结合佛山家电优势,开发适老化家电等生活辅助类产品,如语音控制设备,方便老人打电话、操作家电等。还可设计呼叫器,方便老人有需求时提醒照顾者。

张金凤还指出,运动康复类产品也适合老年人,可以利用佛山养生文化和制造业优势,配置智能轮椅等,方便老人出行。适老化改造方面,佛山可从居家改造入手,包括房间、厨房、卫生间改造,还可改造小区公共环境,像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设置无障碍通道、增加照明设施等。

凤凰网广东佛山频道

两会建言录|人大代表张金凤:利用AI技术和互联网+扩大医养结合覆盖面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