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长访谈|王勇:产业科技互促双强,锻造智造强区硬实力
佛山
佛山 > 要闻 > 正文
站内

区长访谈|王勇:产业科技互促双强,锻造智造强区硬实力

2025年佛山“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南海区区长王勇接受访谈,围绕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目标,系统阐述以“二次创业的奋斗姿态”,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挑大梁、作贡献。

以“五个有、五个更”为“再造一个新佛山”贡献力量

“再造一个新佛山”,既是基于城市发展、区域竞争的内在逻辑,更是经济大市挑大梁的使命担当。王勇表示,新的一年,南海将坚定不移抓改革、促转型,重点做到“五个有、五个更”:。

一是有计划,更有变化。 南海坚持战略定力、保持方向感,实施“岭南山水、智造重镇、文化福地、改革先锋”工作计划。面对宏观形势纷繁复杂、微观变化层出不穷,要有善于识变、勇于应变、敢于求变的胆识魄力,才能推动工作、引领发展。南海将全力推进土地整治、国资国企、集体经济、文旅融合等10大方面改革落地,努力以改革争先赢得高质量发展的领先。

二是有增长,更有成长。南海要持续推进经济体量、城市容量、生态绿量的增长。但“再造一个新佛山”绝不单指数量翻倍,而是经济领域的产业结构、创新能力、集群韧性的内源性成长,社会领域的人群融合、社区和谐、文化活力的协同性成长。因此,南海将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战略,加快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以应用为导向的创新体系,打造一流的人文环境,广泛吸引天下英才齐聚南海,以“人才活水”激荡创新“一池春水”。

三是有风景,更有场景。南海拥有钟灵毓秀的自然资源风景、人杰地灵的历史传统文化。但不能被动地呈现风景,而是要营造时尚互动、主动融入的场景,这样才能打造成功的人文经济项目,建设更具人文特质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去年南海文旅商贸产业集群签约项目超40个、计划投资总额超90亿元。今年,南海将重点推动超50个项目、100亿元投资落地,以项目链接资源、以场景激活风景,牵引人文经济勃发。

四是有业态,更有生态。企业要聚焦主业发挥特长,发展最优业态。但独木不成林,更要融入上下游产业链和相关联服务圈,共同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实现互促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今年要使招商引资的支撑更硬,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同发力,更好发挥国资国企引领支撑作用,强化以投代补、以投促引,加快“五代”小微科创企业园建设;打造一流产业生态系统,推动招商引资从“给项目优惠”向“给产业生态”转变。

五是有任务,更有服务。政府有管理经济社会的职责任务,要有服务意识,建立更柔性的反馈协商、优化协同机制,使产业集群的“四链”就是服务链,使“益晒你”行政服务成为一流营商环境。南海将聚力打造高效政府,推广“AI+政务服务”,升级“一网通办”“一件事”主题集成办理,优化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让“拿地即开工”“完工即投产”成为常态。

科创引领现代化建设,锻造智造强区硬实力

王勇强调,坚持制造业当家,推进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南海经济高位再突围的必然要求,接下来南海要从四个方面精准着力:一是协同科创促转化。 佛山“新春第一会”签约的12个中试成果转化应用场景项目,有7个来自南海。南海将发挥南海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推动产业与科技融合聚变,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全年新增创新联合体10个、“揭榜挂帅”项目15个,力争中试平台、概念验证中心总数达60个。构建高校与企业常态对接、全面战略合作机制,促成高校科技成果在南海转化50项以上,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地。

二是以众成大稳集群。 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壮大2个千亿级、16个两百亿级制造业集群,推动“3+3”新型产业集群加快聚链成势,培育电力设备智造千亿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沿链经济”,深化产业链常态化服务,引导企业集聚园区、集成研发、品牌共建、收益分享。

三是智改数转激活力。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推动8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智化转型。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发布2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探索“电商+制造”“文化+制造”“数字+制造”,深化“两业”融合、业态创新。

四是配优资源强保障。2025年已过去50天,南海累计供应产业用地1812亩,占全市57.6%。未来,南海将持续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力争全年供应产业用地6000亩以上。同时,强化招才引智、以赛带训,新增人才团队超100个,举办技能赛事不少于160场,培训(竞赛)不少于5.5万人次。大力实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六大行动”。以最优的经济资源配置,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发展。

凤凰网广东佛山频道

区长访谈|王勇:产业科技互促双强,锻造智造强区硬实力

推荐2